尖扎黄河大桥12人遇难,上海200骑手集体抵制物业新规|工劳小报
来源网站:feed.laborinfocn7.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普通新闻报道
关键词:骑手, 劳动关系, 主播, 公司, 工伤, 教师, 文章
涉及行业:建筑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上海市, 江苏省
相关议题:工人仲裁/起诉, 肮脏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工伤/职业病
- 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时坍塌,12名工人遇难,事故原因仍在调查,反映出工地生产安全问题。
- 上海200多名外卖骑手集体抗议小区物业新规,最终争取到骑车入内送餐的权利,体现骑手群体维护自身工作条件的行动。
- 教培行业普遍存在离职被扣“甩班费”现象,员工维权难度大,多数被迫接受不合理扣款。
- 国内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法院判决公司需支付相关赔偿,明确了职场女性工伤保护范围。
- 博士生因参与国家项目意外身亡未获工伤认定,暴露出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时劳动权益保障的空白。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编者按
本期收录工厂工地、服务业、白领和其它四个分类的劳动者新闻,并在文末以工劳推荐的形式整理近期值得推介的优质平台、深度文章、报告等,读者可根据兴趣自行点击阅读。
在过去两周,尖扎桥塌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不久前六名大学生命丧浮选池的新闻一起,构成了生产安全领域的两道刺目红线。上海骑手对部分小区物业新规的抵制彰显了打工人的群体力量,国内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的判决生效,向社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然而,劳动者普遍的弱势地位依旧,无论是未成年女主播们在解约上遇到的难题,还是教培行业的“甩班费”,亦或是高校学生劳动权益的空白,无一不在向我们提醒这一点。
以下为各行业的劳动者新闻简讯。
01
工厂工地
尖扎黄河特大桥坍塌,12人遇难
8月22日3时10分许,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在施工作业时钢绞线断裂,桥面因失去牵引而垮塌,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其中含15名作业工人和1名现场负责人。事发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了事故情况,并特别强调“本次事故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及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
“试工”期间男子受伤,江苏靖江法院判决确认劳动关系
8月13日,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发布一起劳动纠纷判决案例。靖江市一60岁王姓工人应聘了一份安装门窗的工作,两小时后便意外受伤。公司认为,当时双方处于“试工”阶段,未签订劳动合同,因而不存在劳动关系。靖江市人民法院认为,虽然公司认为双方存在“试工”阶段,但岗位是公司安排的,“试工”行为也在公司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老王所做的安装工作是公司的业务组成部分,且老王是在为公司提供劳动时受的伤,因此公司所谓的“试工”符合事实劳动关系构成的基本条件。最终,法院判决确认老王发生事故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02
服务业
上海200名骑手堵小区围警车,迫使物业放弃新规
8月10日晚间,在上海浦东临港新片区,超过两百名外卖骑手聚集在临港滴水湖畔的中建玖海云天小区门口,抗议小区物业禁止骑手进入派送外卖的规定,并一度围堵警车,迫使警察释放被捕的骑手。最终,物业在深夜与骑手们达成协议,同意骑手以不超过25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车进入小区送餐。抗议起因是小区物业出台禁止外卖骑手骑行电动车进入小区、所有外卖必须步行派送的规定。骑手们认为该规定不公平且加重了ta们的工作负担,在酷暑天气下尤其如此。
MCN未成年女主播们寻求安全解约
5月,山东“14岁女生与MCN公司签约当主播,离职后遭公司起诉索赔”事件曾引发关注。目前,该案件已延期开庭,女生家人正积极准备应诉。上述事件引发关注后,8月中旬出现了一些报道,有更多未成年女主播称自己遭遇了类似情况,担心如果不能安全解约,一两年后会突然被起诉索赔,又或者已经因索赔而被判支付大量赔款。解约问题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一个原因在于隐性的高强度劳动和不规范的劳动环境,如若不能安全解约,身陷其中的女主播将进退维谷。
网约车平台集体下调抽成比例,上限多在27%
8月中旬,多家网约车平台宣布将下调订单抽成比例,滴滴、高德、T3出行等现行抽成比例上限将控制在27%。这是自21年政府发布有关文件以来的又一次抽成比例下调,且多家平台均表示未来仍有进一步下调的计划。许多网约车司机对此后的收入提升抱有期待,也有部分司机持观望态度,理由是过去曾有的降抽成未能显著增加其收入。
湖北出租车司机成立出租车公司,每月仅收80元管理费
8月16日,湖北襄阳市,一群出租车司机成立了自己的出租车公司。公司内各级人员全部是出租车司机。目前全国各地出租车每月的管理费,均在二百元左右乃至更高,襄阳出租车管理费则在二百多元。这家新成立的公司每月管理费只收取80元,且由出租车司机自行组织管理,这是其独特之处。
03
白领
教培行业从业者离职被扣“甩班费”
8月初,多名教培行业从业者反映,离职时被公司要求缴纳所谓“甩班费”,金额从数千至上万元不等,且常直接从工资中扣除。有员工表示,即使提前按规定申请离职,也会被认定为“甩班”,理由是课程排期跨季。多名受访者称,因担心背调或维权成本过高,只能被迫接受。“甩班费”并不合法,但有教师指出,“甩班费”几乎是线上培训的普遍现象,现实中维权门槛高、周期长,大多数人只能忍气吞声离开。
国内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案
2023年9月,公司女销售总监在因公出差期间遭上司性侵,后报警并成功推动刑事判决,对方被判刑四年。此后,公司以“旷工”为由强制解雇她,并拒绝承认工伤。经过一年多维权,2025年7月法院最终判决其受害属于工伤,公司需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共计113万元。由于至8月份公司仍未提出上诉,7月16日的工伤判决书正式生效。这是国内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案件,法院在判决中明确,“因公外出期间的休息场所属于工作场所的延伸”“精神伤害可纳入工伤范畴”“醉酒状态不免除企业的工伤责任”,这是近期少见的现有工伤制度在保护职场女性方面的突破。
—— 其它 ——
因国家项目意外身亡,博士生被学校以“非劳动关系”拒赔
7月8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发布回复函,以因国家项目意外身亡的博士生李特并非院校职工为由,拒绝认定工伤和支付工伤赔偿。2022年2月23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20级水产学博士生李特在南海海域执行国家项目采样任务时,下水浮潜失联后身亡,2025年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此为“重大责任事故”。同一事故丧生的医院在职工程师享受因公殉职待遇赔偿,李特却因“教育培养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为由未获合理赔偿。李特作为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核心参与者,与学校的工作联系远超临时工的事实劳动关系。该事件折射出在读博士生参与科研项目时权益保障的空白。
非编教师遭解聘,多地调配小学编制教师任教初中
8月中,有网友反映江西永新县子珍小学解聘非在编教师,该县教体局回应称该县因小学教师盈余做出调整,未对解聘合理、合法性做解释。同时,永新县因调配小学教师赴初中任教引关注和争议。近年,福建龙岩、江西丰城市、厦门市同安区等多地均安排小学教师转岗到中学任教。此举被认为是财政问题下编制教师与非编教师权益保障压力下的矛盾转移。
工劳推荐
1.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 工事有料
某零件厂与阀门厂的劳动对比研究揭示技术掌控与劳动控制的深层矛盾。技术知识既可成为工人抗争工具,也可能强化阶层控制。工人组织需思考如何打破技术垄断或责任逃避,重构劳动现场的技术民主。
中国劳动趋势结合当前社保议题,发布第一期系列专题《劳动者与社保改革》,通过论文翻译、报道整理的方式,对改开前后养老体制、养老保险工人抗争、近十年养老制度困境等做了系统性梳理,同时探讨家庭和社会养老及老人劳动等议题。
3.干旱38天后,河南驻马店农民等来了一场雨 | 猛犸工作室
在今年夏天持续干旱高温后,河南多地开始陆续下雨,旱情得到明显缓和的同时洪涝危机再出现,夹在气候变化中生存的农民似乎没有喘息空间。该文章分析作为粮仓的河南历史上的处境。也许粮仓不仅只有河南,但对于河南土地上靠此为生的人,ta们并没有选择。
4.一个卡车司机村的奋斗和“内卷” | 经济观察报
安徽省蚌埠市大郢村是运输业里闻名的“卡车司机村”。大郢村的卡车司机主要为个体户,司机们往返于江浙沪和广东之间运送钢材。如今,整个村庄户籍人口3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16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中近一半从事货运物流业。即使当下货运价格不断走低,卡车司机的收入也远高于务农或一些其它工作,这是大郢村成为“卡车司机村”的重要前提。
5.出台超30年,痛经假落地之痛 | 南方周末
经期假最早于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被提出。当前“痛经假”规定覆盖了20个省份,而实际执行方面存在严重阻碍。从企业规定到社会偏见,文章指出政策在执行层面的乏力。
6.离开讲台的老师们,去向何方? | 界面新闻
据24年数据显示,中小学教师离职率已连续五年上升,高达5.6%,除了被辞退,也有部分教师选择主动离开。该文章聚焦离职教师的选择与后续发展,ta们的不能再忍受,可能反映了体制内、教师行业的共有挣扎。
7.团播流水线上,被明码标价的女孩们 | 谷雨
团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盈利:一是“暧昧经济”,通过“谈恋爱”的方式赚“榜哥”“榜姐”的钱,二是以优质的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吃“百家饭”。其中,第一种更为常见。从事团播的女孩们被要求自费购买适合擦边直播的高价服装,为了获得底薪被迫和公司签经纪合同而非劳动合同,且部分主播被公司以模糊的“消极直播”的理由索要赔偿金。
8.生命的答卷:珠三角打工女性的自考 | 结绳志
6月底,广东自考生文章《别让自考变成自生自灭》广泛传播,推动人们关注自考事件。两个月后,结绳志再次发布自考相关推送,文章聚焦于珠三角自考女性,记叙她们的生命故事,讲述具体诉求背后个体痛苦的重叠凝结,让自考女性真实经历在人们面前展开。
9.缝纫机与透析机:尿毒症工厂里的生存实验 | 新京报
工人们一边透析一边透支,死亡阴影日日笼罩。对于年轻工人,工作是等待换肾或医学进步的支点;对于年长工人,则仅是维生手段。该文揭示了在重大疾病面前,工人为维持生计与生命所进行的艰难挣扎。
10.双手做工:美甲行业的性别与劳动 | 劳工夜校
美甲工人长期接触指甲油、洗甲水等化学物质,存在工伤和健康风险。由于行业培训内容和服务风格多围绕社会对女性气质的期待展开,女性美甲师被要求展现温柔、细致等特质,于是美甲师在工作中不仅进行手工劳动,还承担大量情感劳动。在美甲行业,劳动者的身体和情感都被纳入产业链管理,且行业作为“美丽产业链”的入口,对女性身体和外貌的规训作用明显。
本期小报周期(2025/8/10 - 2025/8/24)
撰稿:超级64、汤圆、Gren、椰子王
编辑:马乙己
校对:水泥
在最后
以上是第67期工劳小报新闻刊的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或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