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网店也算”:毕业季,一起拯救“就业率”

发布日期: 2023-08-01
来源网站:new.qq.com
作者:南方周末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就业率, 灵活就业, 辅导员, 毕业生, 网店, 学生
涉及行业:服务业
涉及职业:青年学生/职校/实习生
地点:

相关议题:招聘

2023年2月28日,西安文理学院2023届毕业生综合类招聘会现场。(视觉中国/图)

“去闲鱼就业”正成为一些高校提高“就业率”的“手段”之一。

2023年7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某教师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张群聊发言的截图,内容为疑似给学生支招:“大家在咸(闲)鱼上注册账号卖东西也算自主创业,也算完成就业率。”说话人提醒学生尽快提交店铺的相关材料。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这张截图已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流传多时,无法核验其真伪。但现实中,真伪难辨的“开网店”创业完成就业指标,则确实存在。

一张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流传多时的群聊截图。(资料图/图)

2023年4月初的一个下午,青岛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的女生宿舍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大四学生葛姗和她的九位同学,先后拍摄了房间里的黑色垃圾袋、蓝色衣架和拖鞋、纸巾等日用品,上传到一个以团购和砍价而闻名的购物App后,注册了十个网店。

未就业的她们,在学校的毕业去向统计中,变成了“灵活就业”。

拯救“就业率”

早在“咸(闲)鱼就业”的截图在各大社交媒体流传之前,葛姗的辅导员已经想到了拯救“就业率”的绝招。

此前,由于考公、找不到工作等种种原因,班上有十位学生没办法填写毕业去向,“辅导员就建议,‘就业合同也不是那么严谨,开个网店就行。’”葛姗回忆。不久,辅导员就把开网店需要提交的店铺证明模板发在了班群,其中包括淘宝、拼多多的店铺证明模板以及三个订单的“流水”任务。

因此,成功上传垃圾袋的图片并不算完,按照辅导员提供的模板,葛姗还需要找人帮忙下三个订单。两个宿舍的学生互相购买对方的“商品”,再点击签收,就能在App上申请到店铺证明。从拍摄、上传商品图、找人下单,到拿到证明,从“无业”到“就业”,她们只花了不到10分钟。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准确的说法是“毕业去向落实率”。根据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从2021届毕业生起,“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其统计口径包含毕业生的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升学率和灵活就业率。其中,灵活就业特指非签约就业,包含个体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等。

正是灵活就业,成了现实中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蓄水池。

在葛姗看来,那位“脾气有些暴躁”的辅导员,比起让她“慢慢来”的父母,更关心葛姗是否就业。

早在2022年年底,这位辅导员就通知,“交了毕业去向表才能毕业”。不久后的一天早上八点,辅导员敲门进入葛姗的宿舍,直截了当地问:“你们宿舍六个人,怎么一个就业合同都没交?”之后许多个早上,葛姗说都会被辅导员催促的声音吵醒。

哪怕是考研“二战”的同学也未能幸免。他们在系统中勾选了“不就业拟升学”,后台没有通过审核。辅导员在班群里提醒:“有的同学填了‘不就业拟升学’,当然不能这么填,催你们就是让你们填就业呀。”

实际上,学校的毕业去向统计系统中的确有“不就业拟升学”选项,只是这并不能归入“升学”。毕业去向落实率中的“升学”仅包括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深造两种,“不就业拟升学”不包括已获得研究生录取的情况,属于“未就业”。安徽合肥某高校的辅导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学校对辅导员下达了年级就业率的要求。对于辅导员来说,出现未就业的同学,意味着无法达成学校下达的“就业率KPI”。

“提交毕业去向表后,我们长舒一口气。”开通网店那天,葛姗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攻略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出乎意料的是,有类似需求的网友不在少数。很快,她的帖子获得了4600个点赞,超过3000人收藏,五百多个网友在评论区问她操作流程上的问题。

河北某“双非”院校财务专业一位学生,便是在看到相关攻略帖后,实现了“灵活就业”。

2023年5月初,这位学生参考社交媒体攻略申请了一个淘宝店。她回忆,在提交毕业去向表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居然是班里37个人中第一个提交的。

2023年7月21日,湖北宜昌高新区,一场高校毕业生攻坚行动暨夜市招聘会。(视觉中国/图)

“夹心”的辅导员

在成为“网店店主”之前,葛姗和其他同学都还在准备继续考公,“现在怎么知道自己的毕业去向呀”。最终,到了毕业前一个月,班里大多数未就业学生,都提交了“灵活就业”。

对于依然没提交毕业去向的同学,葛姗的辅导员想出了第二个绝招,“用自己相关的空壳公司为学生签署就业协议书。把信息网用户名和密码发给他,都不用自己操作”。

还出现了找第三方公司代签的情况。湖北某“双非”院校材料专业2022届毕业生高凯记得,自己决定考研“二战”后,辅导员打电话给他,请他帮忙“贡献就业率”。

答应后没多久,辅导员就告诉高凯,已帮忙挂了一家公司,并把同学分批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们挂名公司的名字。“辅导员说,如果有人打电话联系你,问你有没有找工作,你就说找了工作,公司的名称就是这个。”整个过程高凯甚至没签过名,毕业去向就已经登记好了。

前述合肥某高校辅导员对南方周末记者形容,自己像“毕业生和学校学院中间的夹心饼干”。她带的年级就业率若未达到学校要求或拖学院后腿,就会被领导约谈;就业率未达标的辅导员甚至新学期不被安排带新生年级,继续催就业。“就业工作是从‘上’到‘下’的重点,只不过落脚点在辅导员。”

河北邢台某三本院校和山东烟台某省重点本科院校的两位辅导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学校下达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任务是95%以上。而上海静安区某公办专科院校的一位辅导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学校下达的KPI更是达到98%。一个可供对比的数据是,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发布的2021届就业率情况介绍,截至2021年8月31日,学校2021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9.05%,未就业率为20.95%。

对于在毕业前落实就业的问题,曾有不同观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曾向媒体表示,国际通行的做法应该是看毕业生毕业半年到1年,3年到5年,乃至中长期的就业情况。“很显然,后者更为科学合理,也就是说,我国的就业率指标考核体系从设计上就存在问题。”

而教育部多次提出,严禁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造假。2022年6月17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大学生就业和返乡工作发布会上强调,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这与就业率成了“指挥棒”有关。他曾撰文称,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就业,由人社部门归口管理,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经费拨付、行政考核、下一年度的招生人数挂钩,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高校的考核指标,不断加大考核力度。

储朝晖在文中分析,对学生毕业就业率提出刚性指标,使得就业率成为校内资源分配的“指挥棒”。于是出现高校软硬兼施让学生用“就业证”换“毕业证”,各种形式的高校就业率造假屡禁不止。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又一遍一遍地重复不准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又产生了新问题。

如今,葛姗的拼多多网店,状态依然是“营业”,作为新人店主,她获得了平台的支持,收获了一些偏远地区的流量。几位新疆的顾客误买了她的商品“便携耐用卧室大容量垃圾袋”,她不得不打开人工客服,和他们协商退货。

(应采访对象要求,葛姗、高凯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雅祺

编辑 删除 返回